东北抗日义勇军 军事卷 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的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的统称。1932年发展到约50万人(一说30万),在辽宁南部、吉林东部和黑龙江嫩江地区进行游击战争。1933年春大部溃散,一部分接受中共的领导,继续坚持战斗,后来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出处:军事卷-->中国历史上的军事著作·军队和武职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卷 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组成的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的统称。1932年发展到约50万人,在辽宁南部、吉林东部和黑龙江嫩江地区进行游击战争。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且内部矛盾重重,在日军的军事进攻和政治分化下,1933年春大部溃散;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坚持战斗,后来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中国现代史-->军队、战争-->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