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公约
亦称《关于在航空器内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针对在民用航空器上犯罪和危害安全的国际航空法。1963年在日本东京签订。内容为:(1) 航空器登记国对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有管辖权。(2) 机长对有足够证据认为进行或准备进行犯罪的机内人员有权采取合理的措施,着陆后移交缔约国当局。(3) 如航空器遭暴力威胁被非法控制,缔约国有义务维护机长对航空器的控制,准许其旅客和机组成员继续旅行并将航空器及所载货物交还合法所有人。
出处:交通卷-->航空交通-->航空交通史-->公约法规鲁虺大辞海" />

鲁虺大辞海
输入关键词:
类目资源: 智虺堂 康熙字典 汉语词典 毒鸡汤 谜语 名言 解梦 谚语 古籍溯源 异体字 大辞海 制度 语言翻译

鲁虺大辞海 / 东京公约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

东京公约

东京公约 法学卷 东京公约
亦称《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为公约》。国际民航组织于1963年9月1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航空法会议上签订。主要内容:飞机登记国对飞机上发生的犯罪行为,和其他可能或确实危害飞机或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的行为有管辖权;当机长确认某人在飞机上已进行或准备进行犯罪行为或上述其他行为时,有权对此人采取包括拘禁在内的必要的合理措施,并将此人交送降落地缔约国处置;如机上有人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非法控制飞机时,缔约国有义务尽快恢复机长对飞机的控制,把飞机及所载货物交还合法的占有人。中国于1978年11月交存加入书,但对公约第24条第1款作保留。1979年2月起公约对中国生效。
出处:法学卷-->国际法-->国际组织与条约 交通卷 东京公约
亦称《关于在航空器内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针对在民用航空器上犯罪和危害安全的国际航空法。1963年在日本东京签订。内容为:(1) 航空器登记国对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有管辖权。(2) 机长对有足够证据认为进行或准备进行犯罪的机内人员有权采取合理的措施,着陆后移交缔约国当局。(3) 如航空器遭暴力威胁被非法控制,缔约国有义务维护机长对航空器的控制,准许其旅客和机组成员继续旅行并将航空器及所载货物交还合法所有人。
出处:交通卷-->航空交通-->航空交通史-->公约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