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虺人文搜索 | ||||
推荐: 人文 文化 传媒 土耳其 语言翻译 |
鲁虺人文搜索 / 幼学记事 | 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 |
幼学记事 | |
张秀礼 我上小学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虽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已开过了,但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我们那儿。当时的农村还比较贫困,尤其是教育,条件很差,中心小学几间破旧的教室根本不够用。现在想想,或许是“文革”结束,上学的孩子多了的缘故吧。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上学的地点在离家二里多路远的另一个村子的一个木匠家里,大概是因为他家能提供“号条”——供我们听课、写字用的长木板吧,那时没有课桌。“号条”有尺把宽、丈把长,是圆木锯成的板子,一面刨光,两端用土坯垫起一尺多高,一排排的,便成了我们的课桌。教室只有两间,中间横着一根弯曲的梁头,当时谁都不愿坐在梁头底下,说是压着长不高。墙是土坯墙,一木门,还有一扇木格子窗,房顶是麦草苫的。这极为寻常的农舍,就成了周围几个村庄野惯了的孩子的收心 |